有些愛學習的用戶會去操弄linux軟件程序,在操作linux的過程中,有時候要刪除一個文件夾,往往會提示次此文件非空,沒法刪除,這對于剛接觸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困難,為此,小編這就來跟大家分享linux刪除文件夾的操作方案。
Linux是最知名和最常用的開源操作系統(tǒng)。而對于一些小白用戶常常在使用Linux命令,會非常小心,害怕搞出一些事情,弄壞了系統(tǒng),這就得不償失了,不可避免的是,在操作的過程中,遇到了一些文件夾無法刪除的情況,這時在linux下怎么去刪除文件夾呢?
linux刪除文件夾
使用“SecureCRT”,通過 SSH2 連接到Linux 系統(tǒng)
文件夾圖詳解-1
在 Linux 下刪除目錄的命令是“rm”,可以在終端命令提示符下輸入“rm --help”查看 rm 命令的具體使用方法。
我們常用的幾個參數(shù)為“-f -i -r -v”
-i 刪除前逐一詢問確認。這個參數(shù)有一個好處,當在刪除大量文件或目錄的時候,可以防止我們誤操作刪除的文件或目錄。
-f 即使原檔案屬性設為唯讀,強制刪除,系統(tǒng)不會逐一讓我們確認。
-r 將目錄及以下之檔案文件一并刪除。注意:如果 rm 不帶此參數(shù),是不能刪除目錄的。
-v或--verbose 顯示指令執(zhí)行后的結(jié)果信息。
文件夾圖詳解-2
測試一下刪除目錄的命令。
首先創(chuàng)建一個名為“test”的文件夾,然后輸入命令“rm -r test”
刪除文件夾圖詳解-3
再來測試一下帶有 “rm -r -i -v test” 參數(shù)的 rm 命令
電腦圖詳解-4
刪除文件夾實例:
rm -rf /var/log/httpd/access
將會刪除/var/log/httpd/access目錄以及其下所有文件、文件夾
刪除文件使用實例:
rm -f /var/log/httpd/access.log
將會強制刪除/var/log/httpd/access.log這個文件
以上就是linux刪除文件夾的操作方法了。
掃一掃 生活更美好